早在1956年,孙冶方就提出,社会主义经济也要遵守价值规律。在当时意识形态高于学术形态的中国来说,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同学术上的是非关系这对矛盾,是学者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孙冶方的一生,有两个颇让后人思索的数字:一个...

昆体良出生于公元35年,是世界上较早对教育进行研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。他起家于律师,是少数精通雄辩术的学者。中年时期,他从雄辩术着手,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昆体良对教育贡献受众人瞩目,也使他自...

罗杰培根RogerBacon(约12141293),另翻译为罗吉尔培根,英国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,着名的唯名论者,实验科学的前驱。具有广博的知识,素有奇异的博士之称。据说在十三世纪中期,英国学者罗吉尔培...

戴震是清代著名学者。他自幼读书就好刨根问底。有一次,私塾老师给他讲授朱熹的《大学章句》,讲完大学之道一段以后,照本宣科地说:这章叫《经》,是孔子的话,由曾子记述的;以下十章叫《传》,是曾子...

1,聪明的资质,内在的干劲,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,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。--贝弗里奇2,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,是恭维还是挑战?我需要的是后者,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,而后者却...

2011年8月8日,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大型公益行动《开学第一课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现场请到了十二位媒体主编为《儿童幸福成长宣言》献言,同时,著名学者于丹和小童星林妙可也在发布会现场发表了自己对于...

清代学者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: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。依此引申,作为学问载体的文章(包括部分文学作品),是否也有境界之别呢?在笔者看来,亦可大致分为五重境界。第一境界,准...

2023-02-10 16:18:05

写作是现代人所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,它关乎交流、记录,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。然而,许多初学者对写作不够了解,难以正常的使用这种交流技巧。下面介绍几种写好作文的方法,...

2022-12-04 15:01:55

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。自古以来,我国的文人、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。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,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,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,提高分析问题和...

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:最好的风景作文材料抗日战争中,在重庆,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。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,大发感慨,而陈铭枢则背对长江,看着熊十力。熊觉得很奇怪,说这么...